【消保课堂】养老诈骗套路多,快给爷爷奶奶提个醒! 2024-06-14

近年来,随着养老需求的扩大,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等旗号,以高额分红、保本高息为诱饵,利用老年人防骗意识不足和金融知识匮乏等特点,采用各种手段向老年人实施诈骗,给部分老年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请老年客户提高警惕,远离金融风险!

常见的养老诈骗骗局:

1.“投资理财”骗局 

不法分子以高回报、低风险作为诱饵,诱骗老年人加入虚假投资平台,假冒“导师”诱导其进行投资,以小额返利让老年人初尝甜头,然后“放长线钓大鱼”,不断诱导其加大投资金额,最终无法提现。

2.“以房养老”骗局

不法分子以“以房养老”为名,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再把借来的钱拿去购买其推荐的理财产品,一旦资金链断裂将面临高额债务,房子会被收回,最终房财两空。

3.“代办社保”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认识社保局等部门工作人员,或冒充银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谎称可以代为补缴“社保”“养老保险”等,在收取相关费用后携款潜逃。

4.“文物收藏”骗局

不法分子以帮助老年人拍卖其收藏品为诱饵,虚构高价,诱骗老年人委托代为拍卖,收取高额“服务费”,或是将一些工艺品冒充为高档收藏品,虚假承诺短期内会有较大增值空间,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

5.“养生保健”骗局

不法分子以免费体检、领取奖品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等活动,以“祖传秘方”等为噱头,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不法分子“保本高息”的承诺往往是“以新还旧”的庞氏骗局,一旦不法分子携款潜逃,不仅利息无法兑付,本金也难以追回。针对上述风险,提示广大老年消费者:

1.提高警惕意识,抵制高利诱惑。老年消费者要牢记《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要不断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警惕性,牢记投资有风险,天上不会掉馅饼,不盲目相信“高收益”的投资项目。

2.选择正规机构,科学理性投资。如有投资需求,选择正规金融机构的正规渠道购买金融产品,购买银行理财前应自主进行风险测评,根据风险测评结果购买适应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购买保险产品前应充分阅读保险合同条款等资料,充分了解保险责任等重要信息,做到合理规划投资项目,不轻信他人,不冲动投资。

3.增强安全意识,防止泄露个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不轻易向他人泄露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联系方式、家庭地址等个人隐私信息,不在不正规的机构、网站填写资料。签署合同前充分阅读合同条款,审慎签字、按手印,不签空白合同。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必要时联系公安机关求助。


个人网上银行 登 录
企业网上银行 登 录
手机银行 下 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