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大爱显真情  责任重于山 天津农商银行践行企业责任回报一方百姓 2015-10-19

   

    2014年盛夏,家住北辰区西堤头镇霍庄村的小岚收到天津科技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然而每月仅有的640元低保金让通往象牙塔的路寸步难行。就在小岚准备放弃的时候,天津农商银行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拿着天津农商银行5000元的农村贫困优秀高考学生助学金,小岚顺利走进了大学的校门。2015年年初,凭借优异的成绩,小岚又获得了天津农商银行颁发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如今,小岚在天津农商银行的资助下,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并将实现更多的人生理想。

    传承树人大计  助力教育发展

    十年企业靠机遇,百年企业靠文化。作为一家有着60年历史的地方金融企业,天津农商银行以履行责任、回报社会作为企业文化内涵,弘扬责任文化与大爱精神。在天津农商银行成立五周年之际,决定将“天津农商银行兴农助教专项基金”由4000万增资到5000万,在通过“捐资助学“方式为自己庆生的同时,让更多像小岚一样的贫困优秀学生喜获教育机会。

    “天津农商银行兴农助教专项基金”成立于2006年。近十年来,天津农商银行不断追加投入,“兴农助教专项基金”由1000万增至2000万,由2000万增至4000万,又增至如今的5000万。这是目前本市由企业设立的额度最高、奖励和资助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的专项基金,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专项基金每年产生的投资收益,全部用来资助和奖励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截至目前已累计资助4593名学生,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此外,2014年9月,天津农商银行向天津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50万元,建设成立了本市金融机构捐助的第一所希望小学“天津农商银行希望小学”,改善了宁河县板桥镇当地的教育条件,使该行的捐助活动向基础教育又延伸了一步。

    真情回馈社会  支持农村慈善

    长期以来,该行一直以“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为己任,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2015年6月25日,由天津农商银行与市老龄委、市老年基金会等单位主办的“敬老助听到静海”活动正式启动,天津农商银行向静海县特困农村老人捐款20万元,为他们免费配置助听器,让老年人真切的感受到社会的关心与温暖。 这是继2014年该行捐款20万元,为宁河县5个乡镇的特困老人免费配置助听器以来的第二次捐助。本次捐赠活动,是该行践行社会责任、支持农村发展,回馈农民的又一实际行动。

    2013年6月12日,天津农商银行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农工委、市农委、天津电视台共同主办的《美丽乡村》大型电视评选活动正式开锣。该活动覆盖天津所有涉农区县,100个行政村。天津农商银行发挥网点数量多、覆盖范围广,尤其是农村地区金融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宣传并参与“美丽乡村”活动,为展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总结宣传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引导全社会进一步了解支持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投放爱心雨伞 践行社会公益

    2014年起,该行在网点内布放爱心伞,在雨季供客户免费取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今年天津农商银行再出善举,制作了10万把爱心伞,除继续在网点摆放外,与文化中心和津滨轻轨合作,在天津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等文化场所及津滨轻轨主要站点投放爱心伞,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广大市民可免费取用。在为广大市民“遮风挡雨”的同时,奉献爱心,传递爱心,为建设和谐天津贡献力量。

    五年来,天津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扎根一方热土、服务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在加快自身发展,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益、为员工创造未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始终不忘回报社会。近年来,该行各类捐款已超过3000万元,其中,为汶川地震捐款350余万元,捐赠棉衣被6500余件,出资1000万元资金支援灾区农村信用社的重建工作;向南方雪灾地区、新疆雪灾地区、台湾“莫拉克”台风灾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四川芦山地震灾区等地区捐款达1600余万元。该行逐步形成了慈善和扶贫济困的公益机制,形成了以履行责任、回报社会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未来,天津农商银行将继续发扬责任文化与大爱精神,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个人网上银行 登 录
企业网上银行 登 录
个人手机银行 下 载
企业手机银行 下 载
微信银行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