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天津农商银行成立两周年之际,该行与天津航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天津农商银行号”飞机模型揭幕仪式,这是天津金融机构冠名的首架飞机。不久之后,"天津农商银行号"将在巴西完成喷装,回国正式执行任务,打造天津金融行业的“空中名片”。
“天津农商银行号”即将一飞冲天,而天津农商银行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则始终是脚踏实地。作为来自农村的“草根银行”,天津农商银行一贯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立足“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截至2012年5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258亿元,较改制前增加2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15亿元,较改制前增加220亿元;按天津市农口区县统计存款余额945亿元,贷款余额440亿元,在农口区县的贷款投放居各家银行之首。
夯实定位,做大“三农”业务
改制之初,天津农商银行就明确了“更名不改姓,改制不改向”的发展思路,以“成为持续发展的、区域领先的、专注于‘三农’和中小企业的社区型零售银行”的战略发展愿景为指引,将支持“三农”发展上升到战略层面。为全面提升服务“三农”的业务水平,该行专门组建了三农业务部,成立了农贷业务中心,对“三农”业务的研究、规划、统计、考核,以及人员培训、业务拓展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专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近年来,天津农商银行始终把支持“三农”发展作为工作重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实现银、政、企、农共赢的良好局面,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促进天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做出突出贡献。2010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天津市“三区联动”发展战略,加快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农村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农业向设施农业集中的步伐,该行充分发扬地缘优势,定期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三农”信贷资金需求,建立项目储备库,明确将天津示范居住区、工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该行涉农贷款的投放重点,截至目前,先后支持小城镇建设13个,累计投放贷款128亿元;支持工业园区11个,投放贷款15.4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园区6个,发放贷款13.2亿元。
目前,天津农商银行拥有509个营业网点,位居天津市第一位,其中,农村地区有458个网点,遍布全市240个乡镇及部分行政村。为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及时送到农民手中,该行利用自身遍布城乡的机构网络,积极承担了各类财政惠农补贴资金的发放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广工作。目前,该行代理财政发放量达80万人次/年,代理社保收付量近800万人次/年。
转变理念,适应“新三农”需求
当前,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以及农民市民化,赋予了“三农”新的内涵。为适应“新三农”业务发展的需要,天津农商银行及时转变支农服务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三农”市场。
为充分发挥农业领域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天津农商银行注重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优质客户群,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改制后,该行先后与滨海新区政府、天津农垦集团、市供销社、天津水产集团和武清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计授信90亿元,用于解决种植、畜牧、养殖、涉农产品加工贸易、荒地开垦、土地整理、农用地改造、小城镇建设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农副产品市场建设等涉农事业的资金需求。通过银企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在促进双方整体实力提升的同时,对于共同推动天津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和“三农”业务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目前已逐渐形成以蓟县东部千亩葡萄种植、西部花卉苗木种植和南部洼区淡水养鱼、宝坻养鱼和三辣、宁河的养牛和乳品等为代表的一批产业经济区域。同时,为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支持农村科技产业和节能减排行业发展,大力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截至5月末,天津农商银行支持农村科技产业的贷款余额为37.40亿元,占该行各项贷款余额的4.6%,支持企业户数为235户;支持节能减排企业27户,授信余额5.62亿元。
天津农商银行不断推广以信用共同体为代表的一大批传统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及时解决农村地区有效担保方式不足的问题。该产品的服务对象涵盖了“新三农”背景下的各类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个体农户,满足了新型农业和转型农户的融资需求,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天津农商银行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1665万元,其中以入社农户为承贷主体的贷款余额为123万元,以合作社为承贷主体的贷款余额为1542万元。
创新模式,提供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
为适应“三农”业务发展的新需要,天津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地方特色信贷支农新模式,于2011年12月成立了专门的农贷业务中心。农贷业务中心以专业化为原则,以精耕细作为手段,以特色创新为抓手,承担了该行农贷产品开发、流程管理、业务试点、业务推广及人员培训等多项职能。通过专业化的探索,逐步打造该行农贷业务的孵化器,最终实现在全行复制推广。目前,天津农商银行在对现有农户信用、保证、联保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信用共同体贷款等涉农产品梳理的基础上,开发完善了“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职人员担保、林权抵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农村宅基地抵押、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产品,切实满足全市农业生产加工企业、个体、农户以及城镇地区小微企业等的金融需求。
为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解决因部分村庄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金融设备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造成当地农民办理小额存取款难、转账业务难、粮补资金兑付难、农副产品交易结算难等问题,天津农商银行于2011年12月启动了“农村金融服务站”项目建设,为农户提供存款、转账、补登存折、查询余额等服务项目,使广大村民可以享受到“足不出村存取款,田间地头能转账”的便捷服务。截至5月末,该行共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273家,累计交易笔数为49021笔、交易金额为3268万元,极大方便了农村客户需求,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点。
为了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天津农商银行通过渠道建设打通资金流动的“高速公路”。目前,该行509个营业网点全部开通了大小额支付、农信银汇兑业务,ATM、POS机具在农村地区的布放数量分别达到300余台和2000余台,农村地区的网上银行业务量逐步攀升。该行通过更加完善的服务渠道,为农村地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大大改善了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
脚踏实地服务“三农”,天津农商银行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专注“三农”的战略定位,一飞冲天,领航金融支农大军,为支持天津市“三农”业务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记者 李庶民 张宏斌 通讯员 杨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