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堆零钱想换整,可能会被银行以“人手不够清点不了”拒绝;拿出几张百元钞想换零,又可能被银行告知“零钱不够换不开”。面对银行是否负责为市民办理以零换整或以整换零的业务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几家银行,得到的结果各不相同。
以零换整小银行不“感冒”
最近,王大爷想把盒子里几年来积攒下的将近两百元硬币兑换成整钞。他拿着盒子来到一家国有银行的河西支行,却被银行告知不能兑换:“我们这里的业务量太大了,以零换整的业务只面向企业。”王大爷只得抱着盒子离开了。
看到王大爷的遭遇,记者随即走访了其他三家国有银行的部分网点,工作人员听说有零钱换整钞的需求,均表示可以办理,不过,需要市民事先自己清点好零钱数额,然后再带到银行网点。如果当时到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人不多,就可以当场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清点和兑换。“如果当天等候办理业务的人比较多,就要请有需要的市民留下姓名、联系方式和自己清点好的零钱数额,由银行开具证明,等到零钱清点兑换好再通知市民来取。”一家国有银行东楼支行的大堂经理介绍。
而小银行则大多对这项业务并不“感冒”。记者到一家城商行网点咨询:“我有一些几分、一角的硬币想换成整钱,现在能换么?”该网点的柜台人员询问记者有多少这样的硬币要兑换,记者表示有一个储蓄罐。结果该柜台人员的态度立刻就冷了下来:“如果是几元、十几元钱还凑合给你数数,要是一个储蓄罐那么多,我们就不给换了。”
“如果市民一定要在我们这里兑换整钞,我们也能给他办理。”一家股份制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表示,“但对于前来咨询以零换整业务的市民,我们首先都会建议他到国有银行网点办理。”
以整换零一次换齐不容易
与“以零换整”相比,“以整换零”似乎相对容易一些。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如果市民需要兑换的零钱金额较大,想要一次兑换齐全,还是比较困难。
记者走访了国有四大银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网点,询问能不能换零钱时,大堂经理都表示可以办理,如果市民提出兑换要求的时候银行网点里零钱库存足够,当时就可以办理。如果库存不足则可以进行预约。但个别银行网点却存在“表态”与“行动”不符的问题。比如记者在一家股份制银行网点咨询时,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兑换零钱,但等到转天记者真的在柜台窗口拿出一张百元钞,表示希望全部换成五角纸币时,工作人员直接回绝:“现在我们库存没有这么多零钱,您要是非得换的话下星期再过来问问吧。”
本币兑换不容易,外币想要以整换零更加困难。记者走访的几家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外币换零最好到中国银行去兑换。“如果现在柜台没有足够的库存,我们也要到中国银行去申请,什么时候能申请下来还不一定,您还是直接去中国银行兑换吧。”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柜台人员说。而记者来到中国银行河西支行表示想将一张一百美元兑换成一美元的零钱时,综合业务负责人表示:“这么多零的恐怕柜上没有,预约的话也只能预约金额,不能预约面值,所以如果换零钱还是分开到几家银行比较好,因为钱是每天入库的,临近下班时间来兑换可能零钱还多一点。”
记者探秘本市首家零辅币现金清分中心
平均27秒清点零钞100张
为满足“以零换整”和“以整换零”的双向需求,许多市民希望银行能担当起“零钞集散地”的作用,目前,本市首家“零辅币现金清分中心”已经成立。
走进天津农商银行的营业大厅,会看到银行统一制作的“零辅币兑换窗口”指示牌。据该行人士介绍,现在其全辖500多个营业网点柜台的显著位置都摆放了这种指示牌,并在各网点设立了零辅币兑换专柜,有专人负责零币的收缴、清点及兑换工作。市民到该行的500多个网点都可以办理“以零换整”,其中还有110多个网点可以提供“以整换零”的服务。如果市民一次需要兑换的零币达到几百枚(张),只要提前一两天和银行预约即可。
对于1元、2元、1角、2角和5角的纸币,只能由手工清点。记者在该行的零辅币中心里看到近20位专业人员正在进行紧张的零钞清点工作。这些清点人员,年龄大多只有二十四五岁,他们每天每人要清点25000张左右的零钞。清点零钞的工作紧张而单调,在每天7个多小时的工作时间里,他们每隔75分钟统一休息一次,每次休息15分钟。“他们清点100张零钞的时间平均在27秒左右,速度最快的一位清点100张零钞只需要24秒钟。”有关人士介绍说。
中心还从借用了两台大型硬币专业清分机。记者在现场看到散乱的硬币从下方的“钱坑”中进入机器,经过清分、包装,再“流”出机器时,已经被打成了整齐的“硬币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元硬币中有时会混有游戏币或者假币,硬币清分机能将它们“筛”出来。
对于在零钱中占了相当份额的硬币,市民们对其爱恨不一。采访中,有的市民表示在很多生活细节中,硬币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而必不可少。还有些市民则表示不习惯使用硬币,而希望用小面额的纸币来代替硬币。
使用硬币的四个理由
-理由一:买菜省得找零
市民李先生表示,自己平时有了硬币就会随手放在一个小钱篓里,每次到农贸市场买菜时,就抓上一把。“赶上下班以后的高峰期,买菜的人很多,一个菜贩要同时招呼好几个买菜的人,有时光是等着找零就得等半天。这时掏出几枚硬币付账,可以省下不少时间。”他说。
-理由二:缴费简单快捷
“每月缴纳电费、水费、煤气费,总有个几角几分的零头。”市民张女士说,“有一次人家上门来收水费,我没有零钱付款,碰巧收费的人零钱也不够了,结果我们一起凑了半天,才终于把费交上。”张女士表示,从那以后,自己再遇到几角几分的硬币,都会将其集中放到一个小筐里,缴费时正好方便给钱。
-理由三:公交投币一目了然
市民李小姐表示,自己每次乘车之前,都会在口袋里装上几个1元和5角的硬币。“上车投币时,我投入两枚硬币,司机可以一目了然。如果塞进入几张纸币,司机可能还要问我到底投了多少钱。”
-理由四:作幼儿数数“教具”
与其他市民相比,市民赵女士的理由比较独特。“我攒了许多1角的硬币,洗干净了给孩子作学算数用的‘教具’。”赵女士说,“记得我小时候,父母好像是用摆火柴的方法教我算数,现在我用摆硬币的方法教孩子,感觉也很方便。”
不用硬币的四个理由
-理由一:携带不方便
“硬币太占地方了,即使把钱包塞得合不上,也装不了几个。”谈到自己为何不喜欢使用硬币,市民王小姐说。对于外地一些市民随身携带专门装硬币用的小钱袋的做法,王小姐感觉比较麻烦。
-理由二:经常丢失
市民吴女士表示自己不愿用硬币是因为硬币容易丢失。“我有好几次掏出硬币准备付账,结果被旁边的人一挤,硬币掉地上就不知道弹哪儿去了。”
-理由三:磨损其他物品
市民王先生出门不习惯带钱包,总是将零钱、手机、银行卡等小件物品放在衣服口袋里。“硬币表面比较粗糙,和手机放一起会磨坏屏幕,和银行卡放一起会磨损磁条,和钥匙放一起又会互相碰撞发出响声。感觉好像放哪里都不合适。”
-理由四:容易认错
“年纪大了眼神不好,有时候硬币拿在手里很容易认错。前几天我去买菜,掏出一枚硬币当做1角付账,结果菜贩接过钱后还看着我。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问人家才告诉我,原来我给的是1个2分硬币,弄得我很尴尬。”市民谢女士说。记者王婷实习生侯欣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