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董事长、行长李宗唐接受媒体联合采访
今年以来,我行积极响应天津银监局创建“最具责任感银行”活动的号召,将创建活动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与市委市政府的“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整体工作部署相结合,围绕“保增长、促环保、帮企业、重民生、强服务、减风险”六项任务,坚持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抓小不放大,寻求差异化市场对接,实现各方共赢,为天津市社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日前,人民网、城市快报、今晚经济周报等多家媒体组成联合采访团,围绕我行创建活动对市合行董事长、行长李宗唐进行了专访。
创建信用工程,丰富贷款模式,支持“三农”信贷
作为以支持“三农”为己任的农村金融机构,我行于2000年推出后来被誉为“天津模式”的信用共同体建设,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地区农民贷款难、农村信用环境缺失的局面,对促进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农民、政府、银行三方满意的共赢局面。截至今年6月末,全系统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215652户,评定信用户77943户,占辖内农户总数的7.4%,发放贷款证75924个。其中小额信用贷款户数33588户,贷款余额10.54亿元;农户联保贷款户数12089户,贷款余额7.69亿元。
在采访中,李宗唐向记者介绍说:“信用共同体是以信用为平台,以共同体为载体,坚持‘诚实守信、风险可控、业务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由银行、掌控人、信用户等几方自愿平等地结合而成的一种带有封闭性和行业自律特征的共生形态,营建局部良好信用环境,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问题,最终实现信用户成长、银行盈利、掌控人受益的多方共赢。”
“农村的金融环境虽然存在不足,但需要强调的是,让城乡居民真正富裕起来是建立良好信用环境的重要举措。没有经济基础,信贷诚信建立难上加难。这些年来,我们加大对农户的信贷扶持,支持农村经济组织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对我们银行的发展也是有利的。”李宗唐说。
成立特色支行,搭建诚信平台,做中小企业自己的银行
受国际环境影响,国内市场特别是中小企业,出现了订单下滑、资金链断裂、经营困难等问题。在此种情况下,农合行又有何举措呢?针对记者的这一问题,李宗唐表示,“面对多变的市场,农合行并没有产生畏难情绪,裹足不前,而是主动出击,积极应对。”
为切实满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融资需求,针对贷款到期而还款有困难的企业,我行执行“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针,对信用记录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中小企业给予信贷支持,与企业携手共渡难关。
同时,我行今年专门设立了中小企业部,建立了专门的营销队伍,相继推出了“好易贷”、“直易贷”、“保易贷”、“微小企业贷款”等更适合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和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为了占领中小企业市场,我行先后成立了6个特色支行专为中小企业服务,如:建立在天津高新区的科兴支行,与天津高新区联手创建小企业信用共同体,以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链和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实现了银、政、企“箱式”合作的“三合一”模式。科兴支行成立以来,已为高新区内45家小企业提供了3.8亿元的信贷支持。截止6月末,我行已累计向2万多家中小企业发放贷款415.2亿元,创建不同模式的信用共同体30多家。
体现社会责任,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管控贷款流向
国务院于2007年6月下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信贷是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的两大阀门之一。在采访中,李宗唐向记者介绍说:“积极发展绿色信贷,严格执行退出“两高一资”企业政策,支持节能减排重点项目,是农合行‘创建最具责任感银行’的重要一面。”
针对节能减排要求,我行陆续下发了《关于清收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新五小”中污染企业贷款的通知》、《关于印发天津市农村信用社禁止和限制类贷款项目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全系统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切实做好与节能减排有关的授信工作。对存在重大耗能和污染风险的企业实行名单式管理;确定了行业进入和退出标准,要求大力支持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对存量贷款中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逐步压回,对不能一次收回的,在按一定比例压缩的基础上增加担保的有效性。
与此同时,我行还加强对存量贷款的管理。通过提高存量贷款抵质押比重和保证担保的有效性、密切关注并逐步压缩“二高一剩”贷款、大户贷款、跨地区和关联企业贷款等办法,逐步盘活存量贷款。
另外,为更好地控制贷款风险,我行加强了大额贷款审批管理。“对于新增贷款,要求贷款企业无论是固定资产还是流动资金都必须达到‘六项必要条件’,绝不涉足存在重大耗能和污染风险的行业和企业。”
严守风险底线,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风险是与银行相伴生的产物,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发展。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最具决定意义的管理实践之一,也是衡量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李宗唐向记者介绍说:“加强银行风险的防控,也是银行体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方面。银行的健康发展,是对社会负责、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对客户负责的表现。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逐步认识到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于促进天津农村金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我行在加强风险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一是通过召开会议和组织各种培训,全行上下树立了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了风险与收益匹配的理念,逐步培育了风险管理文化;二是针对面临的经营风险,调整了部门设置,重组设立了风险管控部、授信审查部、合规管理部等职能部门,以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三是摸清不良贷款家底,并对造成贷款风险的直接责任人和管理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以彻底扭转发放贷款不负责任的局面,对员工起到了警示作用;另外我们正在研究制定新增不良贷款的认定及处罚管理办法,这对于规范贷款管理、提高贷款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重民生,做公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李宗唐在采访中表示,“天津农村合作银行来自农村,是农民自己的银行,它的成长和发展得益于农民。多年来,在农民朋友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随着自身经营实力的增强,农合行没有忘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责任,回报社会特别是回报农民,已经逐步成为农合人的一种追求,并已形成了慈善和扶贫济困的公益机制。” 几年来,我行相继投入资金与市文化局开展“回报三农,共创和谐”系列文艺演出活动,与天津华夏未来艺术中心开展“新农村、新文化、新儿童”送文化、送图书下乡活动,资助各个区县建立图书站,丰富农村儿童的文化生活。
“大力发展教育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2006年6月,在农合行成立1周年之际,我行把本来要用于行庆的50万元活动经费捐给天津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用于资助来自农村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同时还募集了1000万元人民币为农民子弟设立帮困助学专项基金,每年用这笔基金的收益资助来自全国各地农村贫困家庭在本市就学的大学生。3年来,我行共对我市18个高校的1173名大学生进行了资助,资助金额达180余万元。
最后,李宗唐向记者表示,“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在今后的发展中,将继续坚持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坚持‘社区型零售银行’的发展愿景和‘抓小不放大’的经营理念,借助天津蓬勃发展的经济态势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发展优势,实现质量效益下的规模速度增长。”(杨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