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业务收费提价 公众为何总“过敏” 2009-07-01

  6月22日,中国工商银行发布公告调整23项个人业务收费项目,引发一片质疑之声。6月26日面对记者的采访,工行有关人士作出了解释——此次收费标准调整的目的,是对相关业务产品服务价格体系进行规范。工行总行没有确定全行执行收费调整的统一时间,由各地分行视当地业务开展情况自行确定执行时间。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说,收费标准的调整还将继续,数额不会有变化。具体内容会按照相关规定提前10天公布,在各网点张贴公告。

  对于这样的解释,公众能否满意?上周,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搜狐新闻社区,对302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5.3%的人依然反对工行提高收费。

  国有银行提价怎么做才能让公众“脱敏”

  面对此次提价,调查中74.2%的人表示会“转向其他银行”,14.6%的人会“减少银行交易”,4.3%的人会“改用网上银行交易”,仅1.9%的人表示“无所谓”。

  工行有关人士解释,工行此次中间业务收费标准调整坚持的是“保本微利”的原则,调整后的服务价格仍处于同业平均水平,即使按调整后的标准仍有部分业务的收费不能完全覆盖成本。

  工行一名普通柜员对记者道出他的费解:“现在大家都盯着收费项目、涨价项目,怎么不看那些降低的甚至不收的?工行信用卡本异地存款还不收费呢,而其他行就要收。”

  但在一些普通人眼中,工行此次调整依然显得很“霸王”。北京一家事业单位的余坤说,也许这次调整的绝对数额并不大,但作为一项直接关系消费者利益的规定,并未征求任何意见,说明决策者根本没把消费者放在眼里。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银行家》杂志总编辑王松奇却认为,公众对于此事有些过度关注。“提价很正常,没有必要对工行穷追猛打。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工行就是国家银行,对银行的期望值太高了。事实上,国内银行都已是盈利机构,不是公共产品。”

  不过,指望公众对提价“脱敏”似乎并不容易。近年来,几乎每次国有银行试图新增或提高收费,都会引发社会强烈反响。2006年6月,四大国有银行宣布征收ATM机跨行查询费,也曾引起很大争议,实施10个月后最终被叫停。有人曾就此事评论道,将收费等同于中间业务,只是银行对中间业务的片面理解。要真正提升中间业务比重,还需依靠服务质量的提升。

  价格事关民生。在本次调查中,55.2%的人期望银监会切实负起监管责任;41.3%的人建议价格主管部门对银行业服务价格的制订应密切监控。

  具体到此次调整,网友最不希望提价的项目有哪些?调查显示,选择“个人异地取款”的比例最高,占78.5%;其次是“个人异地存款”(67.3%)。接下来还有:“行内异地及跨行汇款”(64.4%)、“个人存款证明”(50.9%)、“个人信用卡守信证明”(43.5%)、“个人贷款证明”(41.1%)等。

  国有商业银行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银行

  6月26日,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提价主要涉及中间业务。事实上国内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并非这一块,目前还主要靠存贷利差来获取利润。所以,对中间业务这块不太重视,也就很少有服务大众的意识。“银行现在必须转变观念,不能够光靠涨价来降低成本获取利润,而要从增加服务、提高水平来获取利润。这一块要是能平衡,老百姓就能够满意了。”

  民调显示,曹教授的观点反映了相当多数人的意见。62.6%的人认为“价格涨了,服务却没有相应提高,不合理”;38.7%的人希望能享受到和价格水平对应的服务水平。

  “银行收费调整,只要不违反监管规定,在这个范围里应该说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曹凤岐也强调,最关键的问题是,费用和服务要结合起来考虑。价格涨了服务没涨,收费只从成本利润角度考虑,不是从服务质量来权衡,大家肯定不高兴。“在国外也一样,像一些银行的金卡客户,收费很高,但服务非常周到。我们也有金卡,服务却没跟上。”

  现在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客户太多了,服务不过来,通过收费“筛选”一下。曹凤岐认为,要是真因为这个目的来收费,那问题就太大了。工行是国内最大的银行,甚至在全世界都是最大的,商业银行可能更在乎高端客户,但像工行这样的银行终究还是要为更多的老百姓服务。

  调查也显示,公众对工行的特殊身份不无在意。比如,有67.8%的人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双重身份导致了工行目前的垄断地位;63.8%的人表示工行既是国有银行,更应该讲求社会责任;43.9%的人希望让银行真正进入自由市场的竞争环境。

  对于“异地供房族”筱晓来说,此次提价确实带来不小压力。“本来就是从牙缝里省点钱来供房,现在每次汇点钱还要多给银行那么多。”让她更为不满的是,“想收就收,想收多少就收多少。他们把客户当自动取款机吗?排队问题、网银安全问题、资料保密问题那么多,他们什么时候为客户考虑过,早点把这些问题解决掉?”

  “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利用‘国有’之名获得优势地位和相关利润,享受政策呵护,另一方面又想按照‘商业’游戏规则追求利益最大化,这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双重身份及双重利益。”一名网友留言。

  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胡坚表示,银行业现在还是国有银行占主导,比例达到70%,垄断依然存在,特别是工行,一些业务只有它能开展,网点也更多,所以更要肩负起营利和服务社会的双重职能。

  “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听证会制度,这也是对消费者的尊重。股票发行不是还有询价制度吗?针对老百姓的提价,也可以事先做一个试行或者预案,听一听公众的反响。因为国有银行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银行,公众对它寄托着希望。”她说。

  调查中,45.9%的人对此表示赞同,建议调价前先举行听证会;37.4%的人希望调价应提前告知消费者,不要说涨就涨;30.8%的人希望先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调研,与消费者沟通。此外,32.7%的人希望在金融危机中银行与百姓共渡难关。

 

个人网上银行 登 录
企业网上银行 登 录
手机银行 下 载